|
10月18日下午
|
地点: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各分会场
|
|
14:00-15:45
|
分论坛一:遥感科学
|
主题1.1 水体遥感(主持人:唐军武,崂山实验室;宋庆君,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唐军武,崂山实验室 主被动光学海洋遥感的一些前沿探索和思考
- 冯炼,武汉大学 全球湿地基塘系统时空动态
- 陶邦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于实测水体体散射函数的水下光束扩散函数计算方法
- 刘佳,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离水辐射偏振特性现场原位观测与光学闭合性研究
- 刘阁,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算法研究
|
|
15:45-16:00
|
茶歇
|
|
16:00-17:45
|
主题1.2 陆表参数遥感反演(主持人:袁文平,北京大学;黄昕,武汉大学)
- 黄昕、李家艺,武汉 大学 深度学习赋能城市更新:多模态亚米级城市遥感参数反演
- 袁文平、黄晓娟,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Hi- GLASS植被生产力算法及产品
- 王雷光,西南林业大学 高原山地植被遥感制图研究进展
- 董宇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极地冰盖表面高程信息智能重建
- 杨杰,武汉大学 基于缺失感知嵌入的卫星长时间序列高效重建
|
|
14:00-15:45
|
分论坛二:遥感探测技术
|
主题2.1 新体制遥感探测技术与应用(主持人:魏承,哈尔滨工业大学;杨秀彬,中科院长光所)
- 杨秀彬,中科院长光所 天基高速动态光学成像技术与应用进展
- 李正强,中科院空天院 高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卫星地面数据处理及应用
- 项翔,华中科技大学 面向遥感的开放世界感知
- 卢铮,航天五院遥感总体部 美天基感知体系的发展与思考
- 魏承,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数智训练场SpaceSim设计及应用
|
|
15:45-16:00
|
茶歇
|
|
16:00-17:45
|
主题2.2 人工智能赋能遥感探测技术与应用(主持人:王兆魁,清华大学;韩飞,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王兆魁,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及其在航天探索中的应用进展
- 韩飞,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遥感航天器的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
- 胡敏,航天工程大学 “星群+AI”赋能的遥感服务体系设计及关键技术
- 郝继刚,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面向应急救援任务的遥感卫星综合应用技术
- 杨雪榕,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基于相对测量的飞行器集群协同导航技术
|
|
14:00-15:45
|
分论坛三:遥感信息工程
|
主题3.1 行星遥感与制图(主持人:谢欢,同济大学;康志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刘洋,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火星的宜居环境演化和地外生命探寻
- 凌宗成,山东大学 月球光谱遥感的理论与探测应用进展
- 康志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分辨率行星地质标准化遥感制图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 刘世杰,同济大学 月球南极探测选址的三维地形和动态光照精细建模
- 万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AI赋能深空场景感知与自主导航
- 刘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新一代月球控制网构建与应用
|
|
15:45-16:00
|
茶歇
|
|
16:00-17:45
|
主题3.2遥感智能解译(主持人:王力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培军,南京大学)
- 杜培军,南京大学 集成学习与遥感智能解译
- 于瀚雯,电子科技大学 AI-InSAR
- 程塨,西北工业大学 光学遥感图像有向目标检测与识别
- 冯如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多尺度谱空自编码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方法
- 陈宇,中国矿业大学 集成InSAR与深度学习的矿区地表沉陷智能精准监测
|
|
14:00-15:45
|
分论坛四:遥感应用技术
|
主题4.1 农业遥感监测(主持人:吴文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吴浩,华中师范大学)
- 董金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农业土地系统的多维度遥感解析
- 余强毅,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田基础设施遥感监测
- 郝鹏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UN) 全球高分辨率农田遥感制图产品的比较和一致性评估
- 张淼,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国北方农田防护林遥感精准制图与农业韧性效能初探
- 张建,华中农业大学/洪山实验室 高通量遥感表型技术优化基因型-环境-管理相互作用:提升中国油菜籽自给自足能力
|
|
15:45-16:00
|
茶歇
|
|
16:00-17:45
|
主题4.2 AI时代的遥感应用技术(主持人:帅艳民,浙江师范大学;吴骅,电子科技大学)
- 张立强,北京师范大学 城乡扩张驱动的全球农田碎片化制图
- 柴登峰,浙江大学 基于多层次Transformer的LST重建
- 吴鹏海,安徽大学 面向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遥感数据深度融合
- 杨刚,宁波大学 海岸带典型地理要素的遥感智能提取
- 谭振宇,西北大学 AI驱动的我国西部湖泊水环遥感境监测实践
|
|
14:00-15:45
|
分论坛五:遥感系统工程
|
主题5.1卫星星座系统工程(主持人:徐文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潘俊,武汉大学)
- 贝超,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空间公司 超低轨即时遥感系统的认知与实践
- 谷延锋,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模态遥感基础模型精细解译与可控生成
- 高连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高光谱信息处理及边缘部署应用
- 金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海上发射和卫星遥感的双向赋能
- 李兴光,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东方慧眼高光谱卫星——为全球地物光谱感知贡献中国力量
|
|
15:45-16:00
|
茶歇
|
|
16:00-17:45
|
主题5.2 星载激光雷达系统(主持人:刘继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卜令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刘继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DQ-1卫星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在轨状态和遥感数据分析
- 刘东,浙江大学 星地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
- 张璐,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DQ-1-ACDL的载荷定标和产品验证
- 戴光耀,中国海洋大学 星载高光谱激光雷达DQ-1大气气溶胶反演-验证-应用研究
- 卜令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 DQ-1 卫星星载IPDA 激光雷达的碳源汇监测应用研究
- 毛飞跃,武汉大学 DQ-1/ACDL星载激光雷达的云-气溶胶通道定标与反演
|
|
晚餐
|
|
10月19日上午
|
地点: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各分会场
|
|
8:30-10:15
|
分论坛一:遥感科学
|
主题1.3 大气探测与遥感(主持人:胡斯勒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李婧,北京大学)
- 李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风云卫星被动微波定量遥感陆气碳水交换关键参量研究
- 汪名怀,南京大学 海洋低云机器学习建模及气溶胶-云相互作用辐射效应估计
- 赵德龙,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机载降水云雷达对冰粒子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
- 尚华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云廓线关键参数遥感反演研究
- 刘心燕,河南省科学院 基于多源数据的云量及其辐射强迫效应研究
- 刘帆,武汉大学 基于遥感观测的粗细气溶胶-暖云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差异研究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2:15
|
主题1.4 植被生理生态遥感(主持人:吴朝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余开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吴朝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植被春季物候异步性研究
- 杨沛琦,南京师范大学 植被生理遥感建模与方法
- 郑光,南京大学 协同主被动近地面遥感的森林结构和功能参数反演研究
- 黄文丽,武汉大学 多源遥感驱动的森林结构参数反演与生态过程模拟
|
|
8:30-10:15
|
分论坛二:遥感探测技术
|
主题2.3 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探测机理与装备(主持人:张刘,吉林大学;曲宏松,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 张刘,吉林大学 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应用
- 曲宏松,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全色高光谱一体化载荷
- 李博,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大气高光谱探测技术及展望
- 杨林,山东大学 航天相机与天基极光探测关键技术
- 杨飞,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谱技术的空天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测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2:15
|
主题2.4 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与应用(主持人:徐飞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徐飞虎、黎正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单光子成像雷达技术与应用探索
- 刘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激光雷达技术及进展
- 王宣,武汉大学 基于光学轨道角动量调制的激光雷达水下探测技术研究
- 宋沙磊,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高谱分辨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技术及应用
- 毛庆洲,武汉大学 国产长测程激光雷达,服务“点云中国”建设
|
|
8:30-10:15
|
分论坛三:遥感信息工程
|
主题3.3 实景三维建模(主持人:胡翰,西南交通大学;刘春,同济大学)
- 王瑞胜,深圳大学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大规模建筑自动重建
- 季顺平,武汉大学 深度学习和大模型辅助的高分遥感矢量测图与三维建模
- 胡翰,西南交通大学 几何图像可微渲染真实感三维重建方法
- 曹雪峰,信息工程大学 “无人机+测绘”——从航拍走向智能化装备手段
- 艾克然木·艾克拜尔,同济大学 城市建筑健康体征的低空多模态感知诊断
- 肖雄武,武汉大学 高精度实时测绘建模与空天遥感智能测图研究及应用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2:15
|
主题3.4 水下环境探测与感知(主持人:周国清,桂林理工大学;蔡成涛,哈尔滨工程大学)
- 周国清,桂林理工大学 轻小型机载水深探测激光雷达遥感进展
- 蔡成涛,哈尔滨工程大学 海洋环境光学成像关键技术
- 李明,武汉大学 水下光学成像技术与典型水下机器人遥感应用
- 丛润民,山东大学 新型网络架构驱动的水下内容理解
- 覃天鹰,桂林理工大学 机载水深探测光子激光雷达遥感进展
- 陈超洋,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局部线性规律挖掘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
|
8:30-10:15
|
分论坛四:遥感应用技术
|
主题4.3 生态碳汇与碳排放遥感(主持人:黄文声,香港理工大学;秦凯,中国矿业大学)
- 江飞,南京大学 大气反演定量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对全球及区域陆地碳汇的影响
- 黄文声,香港理工大学 基于自然方案的香港地区碳固存现况研究
- 秦凯,中国矿业大学 煤矿甲烷排放星地协同测算研究进展
- 韩舸,武汉大学 点源尺度CO2排放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殷天罡,香港理工大学 融合辐射传输模型的大尺度森林高分辨率立体像对模拟方法与应用
- 陈震霆,昆明学院 低空大气碳环境感知技术研究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2:15
|
主题4.4 城市多源遥感应用(主持人:张中浩,河海大学;姚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梁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ntPLUS: 挖掘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网络及其时空动态变化机制的新方法
- 马丁,深圳大学 复杂网络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多尺度测度研究
- 姚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思考大模型LandAI 走向可解释的土地利用认知之路
- 许刚,武汉大学 城市土地密度空间梯度建模及应用
- 林安琪,华中师范大学 街景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立体空间感知
- 姜三,深圳大学 空-地跨视角摄影测量及应用
|
|
8:30-10:15
|
分论坛五:遥感系统工程
|
主题5.3 卫星遥感工程(主持人:张永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戴晨光,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胡海鹰,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低轨空间目标精细特性获取未来发展思考
- 李贝贝,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商业遥感星座建设现状与展望
- 沈霞,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FY-4B/GHI)及其对GEO轨道高时空分辨率光学载荷的探索
- 鲍云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点源甲烷排放卫星超光谱探测及星座构建
- 郑团结,智能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天地一体国家数字底座建设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2:15
|
主题5.4 空间智能感知系统(主持人:王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温程璐,厦门大学)
- 王成,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激光雷达水深制图研究
- 温程璐,厦门大学 协同三维目标感知研究
- 吴杭彬,同济大学 面向水上智能驾驶的数据集构建与目标感知方法研究
- 马盈盈,武汉大学 大气气溶胶定量遥感与应用分析
- 杨文,武汉大学 事件驱动的视觉感知与成像
- 陈敏,西南交通大学 深度图引导的三维线云重建方法
|
|
午餐
|